
文明婚俗家喻户晓
公益红娘牵线搭桥
婚俗宣讲深入人心
………
近年来
全南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
破陈规、除陋习
抵制高价彩礼
奏响文明婚俗“交响曲”
婚事新办简办蔚然成风
“千里姻缘一线牵,婚姻莫要只看钱……”近日,全南县南迳镇南迳村妇联主席李红清在村里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,她是一个热心撮合未婚青年喜结连理的公益红娘。

李红清正在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。
谈起南迳镇分水村的甜妹子李燕,村里人对她的赞扬溢于言表。心地善良而又有孝心的李燕,在亲戚的引荐下,与南迳镇罗田村稳重朴实的小伙子王智章相识,两人情投意合,喜结良缘,生儿育女,孝顺公婆,经营着幸福的家。

李燕和王智章喜结良缘。
李燕从小长在农村,乖巧懂事,对村里的叔叔婶婶、大爷大娘十分尊敬,无论哪里遇见,都礼貌相待,对爷爷奶奶也是孝心可见,经常给他们端茶倒水。村里人常说:“李燕像她的母亲。”在分水村,李燕的母亲陈美珍是出了名的好人,勤劳不怕苦,团结邻里,有爱心、有孝心。
当李燕谈婚论嫁时,男方家问起彩礼数,陈美珍说:“彩礼多少无关紧要,只要女儿过得幸福就好。”
李燕婚后,公公婆婆待她如亲生女儿一样,她进社区工作,家公专职带好孙子,她“充电”提升学历,家婆做好家务事,全力支持她工作学习。李燕也把公公婆婆当自己的亲生父母般孝顺,2022年12月,公公婆婆都“阳”了,丈夫王智章在外地务工无法赶回来,李燕主动承担全部家务,上班、照顾儿女,还管着家公家婆的一日三餐,没有一句怨言。
谭燕梅和李舟是同村人,家住南迳镇南迳村杨坊组,由于李舟兄弟姊妹多,家庭生活比较拮据。他们俩结婚时,连房子都不够住,几兄弟凑钱建了几间房子,简单刷白当婚房用。
面对李舟困难的家境,谭燕梅的母亲一直反对这门亲事,但谭燕梅认为,两人结婚,感情才是第一,只要努力奋斗,日子会越来越好的。谭燕梅的父亲看出了女儿的决心,苦口婆心地劝说妻子:“村里经常宣传移风易俗,我们也要响应号召,彩礼只是个数字,又代表不了她们的幸福,只要女儿过得好,我们也放心呀。”后来,谭燕梅的母亲也转变了思想。
婚后,李舟一直不忘结婚时许给爱人过上美好生活的诺言,不断努力学习,自考大学学历,刻苦钻研业务,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,收入也越来越丰厚。谭燕梅默默付出,任劳任怨,主动承担照顾家公家婆和儿女生活的重任。如今,两夫妻都在外工作,一起努力奋斗,家庭生活其乐融融。在南迳镇圩镇、杨坊大榕树下,也能听到大叔大婶们对谭燕梅一家的褒扬。
“青年人莫要因为彩礼,让爱情降温,更不要把彩礼变'财礼’……”日前,在“移风易俗树新风·婚事新办促文明”青年交友联谊会上,南迳镇新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员钟丽侽如是说。
“整治高价彩礼,推动移风易俗,是对社会文明的守护。我们提倡婚事新办,反对攀比,让彩礼回归'礼’的本意。”在“文明集市”上,南迳镇新南社区宣讲员钟丽英用通俗易懂语言进行宣讲,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,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。
钟丽侽、钟丽英是南迳镇新南社区“众说舞台”理论宣讲的一对“姐妹花”,她们走村入户,向居民发放倡议书,开展移动式宣讲,倡导文明婚俗理念,营造婚事简办的浓厚氛围。她们也是南迳镇人人夸赞的“低彩礼”践行者、倡导者,她们结婚时,只请了几桌亲朋好友,举办简约婚礼,受到当地人的点赞,也为村里带了个好头。
文明新风进万家,群众幸福“再加码”。近年来,全南县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头、成立喜事新办服务队、建立“零彩礼”家庭礼遇机制、引导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措施,深入推进移风易俗,大力倡导青年人在婚事上除陋习、减负担、反铺张、扬新风,助力婚俗改革在全县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像李红清、李燕、谭燕梅、钟丽侽、钟丽英一样的“你我他”活跃在基层婚俗改革一线,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移风易俗,一起为爱“减负”,为爱“加油”,倡导文明婚俗,弘扬时代新风。
-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